<
t9b7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生09:合成系男神 > 第190节
    一般来说,寻找一个吸波率极高的材料并不难,比如自然界中就有很多,石墨就是其一,把石墨压成一块板,吸波率也会高得离谱。

    但你不能用石墨板板打造战斗机吧?

    想要称之为隐形涂层,尤其是战斗机用的,吸波只是基本门槛,还需要考虑高温耐性、超高速飞行磨损性、密度、还要和主体结构有良好的结合性,且不影响气动布局。

    贴膜也贴不到发动机里面去,外形设计也占据“隐身能力”中非常重要的比重,最后和“隐身涂层”综合作用才能算切合实际。

    战斗机是军工领域的皇冠,任何应用都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系统性工程,讲究一个“既要还要”。

    但哪怕不是隐形涂层,一个全新的超材料结构,一个可塑性极强的成品膜,都是了不得的大事。

    牟仲义脱了外套,神情严肃了几分,对周瑞说道:“小周,莫激动,莫激动,你给我指导一下,吴华民你记录,我们做一套完整的检测。”

    周瑞心说我不激动……但我觉得您别激动过头了。

    吴华民正准备回头拿电脑,还好他有随身携带的习惯。

    牟仲义却叫住了他,沉声道:“别用电脑,用手写。”

    吴华民:啊?

    转而明白了老师的用意。

    这张膜,真的这么厉害么?

    第216章 打了小的来了老的?谁这么惨?

    时间不知不觉进入了深夜,材料二楼的实验室中,几人依旧在忙碌。

    周瑞和牟仲义操作各种检测,韩子茵和吴华民手写记录数据,一式两份,确保无误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周瑞也对这种“超材料”结构,有了更直观的概念。

    尤其是牟仲义作为吸波材料领域的专家,他的很多经验和判断,让周瑞更加清楚了这张膜的意义。

    吸波率极高只是其一。

    真正牛逼的,在于“膜”这种可塑性极强的存在形式。

    以及……虽然还无法逆向,但可以预见非常低廉的制作成本。

    存在形式为“膜”,代表着它的应用领域会极为广泛,可操作性大大增加。

    低廉的成本,则代表着更多东西。

    牟仲义手有点抖,不知道是累的还是激动的。

    “太神奇了……它的可塑性太强了。”

    他终究是忍不住切下来了一内内大小的样本,做成了玻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一番。

    周瑞也体验了一下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,老头居然手绘了张结构图,甚至没用过一次橡皮……

    “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超材料……不……甚至可能是全球唯一具有实际制备可能的超材料……哎呀……我还是积累不足啊,有点摸不准了……”

    研究者随着精力下降,对最新前沿冒出来的东西,也得通过刷论文来提升眼界,但这个领域实在太新了……

    他专攻研究工作的时候,吸波材料的主流方向还是铁氧体

    吴华民:“您这个高度,还摸不准啊?”

    牟仲义瞪了他一眼:“我高个屁,我真要是高,应该在沈飞或者成飞,岂会在复大养老,全国那么多人,研究几十年都没研究明白,这里面的水深着呢。”

    到现在为止,隐形战机的概念面世都几十年了,举国上下多少人力物力投入,但依旧没有一款属于自己的隐形战机,甚至曾经的双极之一毛熊,在这个领域也没有什么树建。

    这地球的蓝天,只有美国的战机可以肆意遨游,一家独大。

    全球所有国家,都被远远甩在身后。

    对于国内所有这个领域的研究者而言,只有一个词能够形容。

    那就是“代差”。

    巨大的代差。

    牟仲义看向周瑞,无论这个学生是在多么神奇的“巧合”下完成了这次奇迹,他都想对这个学生说一句谢谢。

    这是一条全新的路径,不单单是科研工作的路径,更可能打开很多的局面。

    吴华民道:“老师,咱们接下来怎么弄?要写论文么?”

    牟仲义瞥了他一眼:“写论文和你有什么关系,这是小周独立完成的实验结果,你最多算是个通讯作者,也不对,你做通讯作者都不够格,顶级期刊也未必会看你的面子,就认真审核一个本科生的论文……”

    这无疑是份重磅级的研究成果,哪怕暂时无法逆推制备过程,也够发表在顶级期刊上了。

    只要有一个有分量的通讯作者背书,他相信这个发现将会让很多人抖一抖。

    而周瑞也会成为,一颗科研界的新星。

    但要想发论文,就一定要披露一些数据,甚至展示超材料的部分结构……

    否则总不能空口无凭声称自己如何如何吧……

    看着吴华民和韩子茵手上的手写记录,牟仲义想起了以前参与成飞项目组时的回忆……

    那时哪怕一个螺丝钉的参数……都是机密中的机密……要写进论文里的话,以后如果有机会用于“那个领域”,会不会被针对找到破解之法?

    很多东西之所以无法破解,就在于敌人连是个什么原理都不清楚。

    牟仲义对周瑞说道:“小周……你这个成果……你这个东西……你这个……”

    周瑞微笑道:“牟教授,您直说就好。”

    牟仲义咬牙道:“我是想说……你能不能先暂缓论文的发表,实在事关重大,万一以后这项技术有机会应用在军工领域,发到外网上的东西,可是就收不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我也不是一味的让你忍耐,我们复大对于内部出现的科研成果,有一整套助推方案,到时候不但可以拨款经费建立新实验室,甚至不影响你展开商业活动,科研成果的转化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,无论军用的还是民用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这个实验室的正负责人小于你知道吧,他就是和学校合资注册了公司……用于科研成果转化……”

    “也不对……这东西……哎呀我也说不清,我平时不负责这块儿。”

    见牟仲义有喋喋不休的倾向,周瑞直接打断了他。

    “牟教授你别激动,论文我还是要写的,也是对相关工作的总结和归纳,最多就是不公开发表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您说的和学校合资注册公司的事情,我很感兴趣……能详细说说么?”

    顶级大学路子还是很宽的,学校层面看中的东西就和个人不同,这里面有的搞。

    牟仲义拍着周瑞的手,这孩子深明大义啊:“我懂我懂,学校不会亏待你的,组织也不会亏待你的,我马上叫个能说得清楚,拿的了主意的老伙计来!”

    周瑞看了看表……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这都12点大半夜了……还叫人啊!

    谁这么惨啊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放假第一天!大晚上都十二点了,你往哪里跑!”

    黑暗中的赵院长浑身一抖,手机都差点哆嗦飞了。

    “咳咳,老牟打电话,说有个重要发现,想让我过去一趟……”

    作为复大化学与材料学院的院长,一位院士,赵院长可谓是绝对的德高望重,徒子徒孙无数,遍布各行各业,走到哪里都有人鞍前马后的,社会地位崇高。

    属于大牛中的大牛,大佬中的大佬。

    简称“巨佬”。

    但不代表在家里也能大小王通吃……

    老伴在卧室,未见其人只闻其声,但听得出情绪很不好。

    “大半夜的什么重大发现,你不会和老牟要去喝老酒吧!你高血压忘了么?”

    赵院长无奈道:“哎呀!科研发现还要看时间的么?再说我都七十了,喝什么老酒。”

    “就去看看,看看就回来……真的!”

    第217章 漫长的一夜与院士嗦面条

    事情的发展,有点超乎周瑞的预料。

    不但发展的高度超过周瑞的预料。

    时间的跨度也远远超出。

    凌晨一点,赵院长抵达战场。

    周瑞看了看表,又看了看双目疲倦的韩子茵,心想今天怎么还没完没了了?

    赵院长来了之后,看了一遍“电控吸波薄膜”的神奇效果,又翻看了许久手写的检测数据,越看眉头皱的越深。

    牟仲义的水平他是知道的,虽说这两年重心不在科研攻坚上,但曾经也是参与过诸多涉密项目的能人,论文数不多,但人家是受保密影响。

    而且赵院长自己也是专攻纳米材料,和超材料领域相近,手上的东西看起来一点也不晦涩。

    但越是如此,他就越惊讶。

    一个全新的领域,一个全新的超材料结构,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。

    而最最离谱的是……居然有了一张成品?!

    这什么概念?

    要知道超材料现在还只是一个理论概念。

    这相当于其他人还在研究“微波加热”的原理是什么,你已经把微波炉造出来端上桌子了。

    而且又便宜又好用。

    赵院长深深的看了周瑞一眼,这个学生总是擅长搞大动静啊。

    上次救了40个人,获得了见义勇为一等功,他就对这个学生印象深刻,这次更是动静大的过分了。

    牟仲义等赵院长看完,希冀的问道:“怎么说老赵,找你过来就是把把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