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9b7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二战全景纪实 > 第170章
    要击沉商船并保存自己,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付护航船队和声纳。

    邓尼茨从切身的经验中体会到,单艇水面攻击危险极大,效果甚低;水下攻击不但效果差,还易被声纳探测到,而遭深水炸弹的攻击。

    多艘攻击则有一系列通信和指挥上的难题有待解决。

    1935年,邓尼茨带着这些问题走马上任,出任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司令。

    邓尼茨一上任就亲自随潜艇出航,组织演习,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    他发现声纳不能对付水面航行的潜艇。

    潜艇的侧影小,夜间在水面行驶时难于用肉眼发现。

    同时水面航行的潜艇可以进行潜艇之间、艇陆之间的无线电联系。

    经过一系列的实践,邓尼茨终于探索出对付护航船队和声纳的办法:一艘潜艇白天在水下或水面跟踪船队,夜间发起多艇水面高速鱼雷攻击,尔后快速撤离。

    这种多艇水面进攻战术被称做“狼群”战术。

    邓尼茨的潜艇部队把“狼群”战术练得炉火纯青。

    邓尼茨见“狼群”战术已有眉目,就上书海军司令雷德尔和希特勒,要求重点建造潜艇,但被拒绝。

   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德国水面舰只、潜艇就在公海上袭击商船。

    德国潜艇首开纪录,击沉“雅典娜”号邮轮,拉开大西洋战役的帷幕。

    不久,邓尼茨战前对德国大型水面舰只的预言就被证实。

    德国水面舰只根本无力击败英国海军,对商船的袭击也得不偿失。

    1939年12月,在南大西洋、印度洋袭扰并击沉多艘商船的德国袖珍战列舰“斯佩伯爵”号,被3艘英国巡洋舰发现。

    英舰不畏强敌,在南美乌拉圭拉普拉塔河河口外,与德舰展开激战。

    “斯佩伯爵”号的排水量超过3艘英舰的总和,火炮口径也很大,把3艘英舰打得千疮百孔,大火熊熊,但自己也弹痕累累,退到乌拉圭领海避难。

    大西洋上的英舰闻讯赶来。

    “斯佩伯爵”号舰长格兰斯道夫眼见无法逃脱,下令炸沉军舰,后来自己也开枪自杀。

    雷德尔秘密建造的“俾斯麦”号战列舰排水量达4万多吨,装有口径15英寸的巨炮8门。

    1941年5月同“欧根亲王”号重巡洋舰在京特·吕特延海军上将的指挥下,溜出波罗的海,先到了被德军占领的挪威。

    然后沿挪威海岸北上,再向东从冰岛以北折向南,进入格林兰岛和冰岛之间的丹麦海峡,准备继续南下,在繁忙的北大西洋航线好好捞一把。

    英国情报部门早就密切注视着这艘巨舰。

    “俾斯麦”号刚一出航,就被发现。

    英国海军急令“胡德”号战列巡洋舰和还在试航的“威尔士亲王”号战列舰北上迎战。

    5月23日清晨,英德四舰在冰冷的丹麦海峡南端相遇,在相距不到10英里的距离上开始互相射击。

    “俾斯麦”号的第二次齐射正中“胡德”号左舷中部,一枚1吨重的穿甲弹撕裂了“胡德”号的装甲,钻入尾炮塔弹药仓。

    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,48万吨重的“胡德”号被炸成两截,炮塔也飞上了天,不到一分钟就沉入冰海之中,1419名船员仅3人生还。

    “威尔士亲王”号也中数弹,只得施放烟幕逃走。

    “俾斯麦”号大获全胜,但也中了“威尔士亲王”号的几发炮弹。

    其中一发打漏了油槽。

    吕特延海军上将不顾自己已被发现,继续向南航行,还想捞一下。

    “胡德”号被击沉的消息震惊了英国朝野。

    英国所有的战列舰、航空母舰都向“俾斯麦”号围去。

    5月26日晚,一队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鱼雷飞机发现了这艘巨舰,投下鱼雷。

    其中一枚击中尾舵车区。

    “俾斯麦”号的舵被卡住,无法转动,军舰只能在海上打转。

    第二天,英国战列舰“纳尔逊”号赶来,巨炮发出怒吼,把“俾斯麦”号打成一堆废铁,最后用鱼雷把它和吕特延海军上将一起送进了海底。

    “俾斯麦”号沉没后,德国的大型水面舰只就偃旗息鼓,畏战不出。

    “俾斯麦”号的姊妹舰“提尔皮茨”号躲在挪威的峡湾里,主炮一弹未放,最后被英国飞机炸沉。

    德国的水面袭击舰只计划彻底失败了,而邓尼茨的“狼”们却频频得手。

    战争刚爆发,德国潜艇就在北海把英国航空母舰“勇敢”号送到了海底。

    1939年秋天,u—47潜艇在艇长普莱恩的指挥下,竟溜进英国海军本土舰队锚地斯帕卡湾,向英国战列舰“皇家橡树”号发射了两次鱼雷齐射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7.大西洋海战(8)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英舰发生大爆炸,沉没了。

    邓尼茨没有留恋于攻击英国军舰,而把所有能远航的潜艇都派到大西洋,袭击商船。

    可惜邓尼茨的潜艇太少,还不能把“狼”变成“狼群”。

    1940年夏天,法国和挪威落入德国之手。

    邓尼茨急不可待,把所有潜艇转移到法国和挪威港口,把那些续航能力相近的潜艇也派到大西洋。

    英国人开始尝到护航舰只不足的恶果了。

    丘吉尔急忙请求罗斯福把50艘美国退役驱逐舰送给英国,英国把在大西洋上的八个海军基地租借给美国,以暂时度过难关。

    罗斯福总统深知英国的难处,不仅送给英国驱逐舰,还在1941年4月下令尚处于中立的美国为西经25°的船只护航。

    希特勒担心美国会参战,严令禁止德国潜艇首先向美国军舰开火。

    美国参战之后,邓尼茨就把所有能动用的潜艇都派到美国东海岸。

    刚参战的美国人不知何为战争,没有护航制度。

    船只开着灯,大摇大摆地穿梭往来。

    英34万吨战列舰“纳尔逊”号在地中海航行,该舰后来在击沉俾斯麦号舰的海战中起了重要作用。

    岸上灯火辉煌,车水马龙。

    德国潜艇如狼入羊群,大开杀戒。

    因为目标太多,德国潜艇只挑大船用鱼雷打。

    入夜后浮上水面,用火炮把一艘艘满载汽油、柴油开往英国的油船打成火炬。

    有些德国潜艇的官兵还爬上甲板,欣赏岸上传来的爵士乐。

    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得意洋洋地宣称:“日耳曼英雄主义甚至征服了最辽阔的海洋!”卡尔·邓尼茨喜悦地向雷德尔报告说:“我们的潜艇在离美国海岸很近的地方行动。

    游泳的人以及整个海滨城市,都目睹了这场战争活剧。

    这场活剧的高潮,就是燃烧的轮船那一道道红色光轮。”

    望着海岸边熊熊燃烧的油船,一阵阵的爆炸声和天亮后冲到海滩上的水手尸体、船只残骸,美国人目瞪口呆,明白战火已经烧到了家门口。

    于是请英国帮忙,在美国东海岸实施灯火管制,实行护航制度。

    邓尼茨见美国东海岸有了护航制度,就把潜艇派到还没有护航制度的加勒比海。

    这里是委内瑞拉油田到美国的黄金水道,油船往来如梭。

    德国潜艇很快就把加勒比海变成“潜艇乐园”。

    等美国在这里也建立了护航制度,邓尼茨又在1942年8月把潜艇派到大西洋中部,在盟军反潜力量最薄弱的“大西洋空白区”设下埋伏。

    此时德国在大西洋的潜艇有200多艘。

    邓尼茨踌躇满志,准备把“独狼”变成“狼群”,在大西洋上一展身手。

    英国和美国领导人都明白,大西洋海战的意义非同一般,它是战争胜利的关键。

    参战最早的英国见护航舰只不足,一方面着手建造护航舰只,另一方面动员科学家研制新武器,研究德国潜艇新战术的特点,寻求对策。

    科学家们发现,德国潜艇发现船队后,总要发出信号,呼唤“狼群一块儿进食”。

    密码专家虽不能破译德国海军的全部密码,科学家却能测定潜艇的位置。

    这样既可以让船队躲开潜艇,也可以让飞机、舰艇去攻击潜艇。

    科学家们还研制出机载米波对海搜索雷达、反潜火箭和火箭助推反潜深水炸弹。

    使用这些新武器,盟军在1942年一年中击沉不少潜艇。

    德国人损失了一些潜艇后发现,潜艇大多是在水面航行时,被装有米波雷达飞机发现后,被飞机或舰艇击沉的。

    于是,就针锋相对,研制出雷达探测器。

    只要潜艇一被发现,就会发出警报,潜艇就能下潜躲避。

    此外,德国人还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段盟国反潜飞机无法到达的“空白区”,所以就在“大西洋空白区”摆开战场。

    英国人发现自己的米波雷达不灵了,就采取迂回、躲避的办法,避开邓尼茨设下的陷阱。

    “狼群”尚未张开口,北大西洋冬季的风暴就来临了。

    大西洋上恶浪滔天,能见度急剧下降。

    邓尼茨的恶狼只得独自觅食,但在1943年1月仍把37艘商船(203万吨)送到海底。

    1942年是盟国商船队灾难的—年,共有800万吨商船被击沉,大大超过盟国的造船能力。

    其中最惨的是1942年7月英美开住苏联摩尔曼斯克的pq—17船队。

    这是满载着各种战争物资的船队,共37艘商船。

    船队在挪威北角以北遭到德国潜艇、飞机的毁灭性打击,23艘葬身于冰海中。

    德国电台得意洋洋地说:您不能耳闻目睹的重大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。

    您不是听到过钟摆的响声吗?

    那是每秒钟响一下。

    现在您可以想像一下,您坐在海上一个筏子上,或类似的小岛上。

    钟摆每响一声就有一吨物资沉入海底。

    羊毛、棉花、咸肉、粮食、无数的石油、各种油料、食糖、弹药、罐头、飞机备件……

    这些物资每秒钟要向海底沉没一吨。